半导体硅片厂商纷纷扩产,将向大尺寸晶圆大跨步

来源:
半导体产业纵横
发布时间:2023-02-17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力电网和5G通信等领域迅速发展,以SiC、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凭借着其在高压、高温、高频应用中的优势,逐渐显露出对硅基半导体的替代作用,被认为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现在的芯片绝大部分是硅基芯片,就是以硅为基础材料制造芯片,硅在所有芯片材料中,成本占比大约为35-40%左右。

而操造芯片的成品材料,也叫做硅片,常见规格有6寸、8寸、12寸。目前全球的产能主要集中在12寸(300mm)上,比例大约为70%左右,而8寸(200mm)占比大约为25%,6寸及以下大约为5%。

发展至今,硅晶圆正在从8英寸过渡到12英寸,更大的晶圆尺寸,意味着单片晶圆所能够制造的芯片数量更多,晶圆边缘的浪费减少,单芯片成本降低。第三代半导体也不例外,都在向大尺寸晶圆大跨步。

01 纷纷扩产

全球第三大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环球晶圆曾宣布,计划斥资约50亿美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新建一座生产12英寸硅片的工厂。新厂预计2025年投产,最高产能达每月120万片。

环球晶圆表示,12英寸硅片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格芯、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厂纷纷宣布扩产,美国地区对硅片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事实上,2022年2月初确认53亿美元收购德国半导体硅片企业Siltronic失利后,环球晶圆启动了新一轮扩产计划。彼时,环球晶圆给出的2022年至2024年总资本开支为1000亿元新台币(约36亿美元),包括新厂扩建。公司预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逐渐释放新产线的产能。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硅片企业信越化学在2022年2月下旬宣布,为应对旺盛的硅片需求,拟进行超过800亿日元的设备投资。另一家日本半导体硅片制造商胜高计划斥资2287亿日元扩大12英寸半导体硅片产能。

沪硅产业则通过三家子公司积极扩产。其中,生产12英寸硅片的子公司上海新昇将在现有每月30万片产能基础上再增30万片,子公司Okmetic将每年新增313.2万片8英寸半导体抛光片产能。

立昂微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不超过33.90亿元,通过募投项目提升产能优势。募投项目包括:年产180万片12英寸半导体硅外延片项目、年产600万片6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项目等。

02 SiC,进入八英寸时代

SiC具有高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速度、高热导率、高电子密度和高迁移率等特点,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目前已经在汽车电子、工业半导体等领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国内企业在SiC衬底方面以4英寸为主,同时山东天岳、天科合达、河北同光、中科节能、露笑科技等厂商已完成6英寸衬底的研发;中电科装备已成功研制出6英寸半绝缘衬底,在SiC单晶衬底技术上形成自主技术体系。山西烁科、晶盛机电、天科合达等公司也在8英寸SiC衬底技术上有所成绩。

国际上也已有Wolfspeed、罗姆、意法半导体、安森美、II-VI、Soitec等企业成功研发出了8英寸SiC衬底。

半导体硅片厂商纷纷扩产,将向大尺寸晶圆大跨步

根据中国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及应用产业联盟的预测,预计2020—2025年国内4英寸 SiC 晶圆市场逐步从10万片减少至5万片,6英寸晶圆将从8万片增长至20万片;2025—2030年,4英寸晶圆将逐步退出市场,6英寸增加至40万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8英寸SiC的到来的确能够为产业带来一些变化,但目前SiC器件的生产线大都还是6英寸的产线。

虽然在功率半导体制造的离子注入、薄膜沉积、介质刻蚀、金属化等环节,8英寸碳化硅与6英寸SiC的差距不大,但是在8英寸SiC的衬底生长、衬底切割加工、氧化工艺等方面存在诸多制造难点。其中,衬底生长方面,扩径到8英寸,对衬底生长的难度会成倍增加;衬底切割加工方面,越大尺寸的衬底切割应力、翘曲的问题越显著;氧化工艺一直是碳化硅工艺中的核心难点,8英寸、6英寸对气流和温场的控制有不同需求,工艺需各自独立开发。目前头部的厂商也正在与供应链上下游技术厂商合作开发自己的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因此,SiC晶圆升级到8英寸,还需要对制造设备和整体支持生态系统进行升级更换。

根据Wolfspeed的数据显示,以32mm2面积的裸片(芯片)为例,8英寸晶圆上的裸片数量相比6英寸增加近90%,同时边缘裸片数量占比从14%降低至7%,也就是说8英寸晶圆利用率相比6英寸提升了7%。因此晶圆往大尺寸发展是需求增长下的必然趋势。只是相对于4英寸到6英寸的里程碑式转变,6英寸过渡到8英寸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6英寸产线还是会占据主流地位。

03 GaN,六英寸正在加速

GaN具有耐高压、耐高温、低能量损耗的特点,在功能上与SiC各有侧重。SiC侧重高压,GaN侧重高频。不过,GaN成本昂贵,刻蚀困难,其产业化的进度要比SiC慢,目前GaN的市场较小,连1%都不到,其晶圆正处于4英寸向6英寸过渡的阶段。

国内商业化的GaN衬底尺寸以2英寸为主,4英寸实现小批量出货,预计2025年前完成6英寸衬底的批量生产并进入市场。主要企业包括苏州纳维和东莞中镓等公司。

国际GaN单晶衬底供应商包括日本的住友电工、古河机械、三菱化学、美国的Kyma、法国的Lumilog等公司,日本是全球最大GaN晶圆生产地,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主流的量产产品还是2英寸,4英寸与6英寸GaN单晶衬底已经有多家厂商宣布完成研发,其中4英寸有部分厂商实现量产。

半导体硅片厂商纷纷扩产,将向大尺寸晶圆大跨步

GaN器件的常用衬底是硅基和碳化硅基:碳化硅基GaN射频器件具有高导热性能和大功率射频输出优势,适用于5G基站、卫星、雷达等领域。硅基GaN功率器件主要应用于电力电子器件领域。而基于GaN衬底的GaN器件,虽然在各个性能指标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衬底价格过高。

GaN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括GaN衬底及GaN外延片,原材料成本较高,进口依赖严重,国产化率约10%。在衬底领域,GaN衬底存在着严重的技术困难,一片2英寸的GaN衬底,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高达5000美元,而且一片难求。所以硅基和碳化硅基的GaN器件将会率先商用。

GaN应用范围广泛,作为支撑“新基建”建设的关键核心器件,其下游应用切中了“新基建”中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等主要领域。此外,GaN的高效电能转换特性,能够帮助实现光伏、风电(电能生产),直流特高压输电(电能传输),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机车牵引、消费电源(电能使用)等领域的电能高效转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根据Market and Market 、Yole等机构的增长幅度测算,预计到2026年全球GaN元件市场规模将增长到42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5%。

目前来看,由于制备工艺、后续加工及原料来源等因素影响,硅材料依然是主流半导体材料。不过随着终端应用需求的激增会推动SiC、GaN晶圆尺寸向8英寸方向升级。现在SiC及GaN晶圆主要被限制在4-6英寸,相信头部供应商在8英寸晶圆方面的发力,将带动8英寸宽禁带功率半导体晶圆产能的增多。未来几年内,SiC、GaN晶圆尺寸往8英寸方向发展的趋势将持续存在。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商用4年,5G还有多少“行路难”
商用4年,5G还有多少“行路难”
尽管5G商用已快满四年,中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但消费层级还未出现明显的杀手级应用。有人说:路修好了,但车寥寥无几。5G的应用、研发至今仍然是热门,挤破头入场但站不稳的尴尬也依然存在....
行业观察半导体产业纵横2023-05-15
钙钛矿:从乌拉尔山脉里走出的一种新型光伏电池
钙钛矿:从乌拉尔山脉里走出的一种新型光伏电池
2013年,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钙钛矿突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具备高效率、低成本、制造工艺简单、光谱吸收范围广等优势,即使在弱光条件下也能保持光电转换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电池被《科学》杂志评为
前沿科技澎湃新闻2023-05-24
库存过剩,需求疲软,半导体行业冰火两重天
库存过剩,需求疲软,半导体行业冰火两重天
2022年,受地缘政治冲突、通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了2021年高速增长后,2022年增速开始回落,且结构性分化较为明显:一方面,与普通消费电子相关的产品需求
行业观察半导体行业观察2023-04-14
中国本土光芯片向国际先进水平发起冲击!
中国本土光芯片向国际先进水平发起冲击!
随着光电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作为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元器件,光电子器件(光芯片)已经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消费等领域。 光芯片包括CCD、CIS、LED、光子探测器、光耦合器、激光芯片等多种类型。如果按照是
行业观察半导体产业纵横2023-04-20
台积电将在德国建28nm工厂?
台积电将在德国建28nm工厂?
据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将与博世以及其他两家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欧洲公司合作。
公司动态半导体行业观察2023-04-15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波动 企业如何突围成长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波动 企业如何突围成长
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波动,是需求端和原材料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六氟磷酸锂行业到了拼成本优势和规模效益的时候。 相较二、三线企业而言,行业龙头仍有较确定的扩产达成率,并凭借技术领先和规模效应,产品市占率提升
宏观经济上海证券报2023-04-21
国产C919大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首飞,其发动机若被断供,该怎么办?
国产C919大飞机成功实现商业首飞,其发动机若被断供,该怎么办?
行业观察万大叔1天前
国产双发垂直战机要来了
国产双发垂直战机要来了
行业观察万大叔1天前
在华沉浮二十载,凯迪拉克需要新故事
在华沉浮二十载,凯迪拉克需要新故事
近日,凯迪拉克对外宣布,全新CT6、全新GT4和全新XT4三款车型将于5月28日正式上市。 作为曾经二线豪华汽车阵营头部品牌,凯迪拉克正在试图重新夺回“领头羊”的位置。根据官方公布的4月份销量成绩单,
行业观察蓝鲸财经6天前
麦当劳、肯德基抢滩高校,一大波正规军杀过来了!
麦当劳、肯德基抢滩高校,一大波正规军杀过来了!
01 麦当劳抢滩高校,“暗战”早已开启 进商场,走下沉,进社区,如今餐饮品牌的拓展路径又多了一条,抢滩高校。 5月,麦当劳北京首家校园餐厅落户在北京邮电大学,店开在海淀校区的商业步行街上,200多平,
行业观察36氪2023-05-18
科沃斯“卷”怕了:“广撒网”后收不回怎么办?
科沃斯“卷”怕了:“广撒网”后收不回怎么办?
胜马财经获悉,近期,科沃斯公布了2022年年报,公司总收入达153.2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 17.11%。 然而,尴尬的是,科沃斯增收不增利,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8亿元人民币,反倒较
行业观察蓝鲸财经2023-05-12
你可以不看视频号,但有人在那里赚大钱!
你可以不看视频号,但有人在那里赚大钱!
2022年3月,十二收到了许久不联系的人发来的一条微信消息。 “听说你们抖音账号被封了7天?想不想来视频号试一下?我手里有一些流量资源可以扶持你们。” 十二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的公司在抖音做白牌美妆电
行业观察36氪2023-05-18
“价格战”波及之下,二手车市场努力逃脱阵痛期
“价格战”波及之下,二手车市场努力逃脱阵痛期
降价潮席卷新车市场后,也为二手车市场降了降温。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表明,新车市场价格的不稳定传导至二手车市场,影响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信心,4月二手车收购价格与销售价格均出现下滑。协会预计,4月上海车展
行业观察蓝鲸汽车 赵昱2023-05-12
农业投资火了,VC 们“下乡”后才发现有多难
农业投资火了,VC 们“下乡”后才发现有多难
农业,不像互联网,不像消费,它没有性感的GMV、DAU数据,也没有动辄几千万、几亿的估值。 但就是曾经无人宠爱的农业投资,正在被敏锐的风投们,酝酿成各类新故事,那些身处体量偏小的基金的投资人,认为投农
行业观察VCPE参考2023-05-12
一瓶水卖出两个“中国首富”!
一瓶水卖出两个“中国首富”!
卖水能有多赚钱?说起来,都难以让人相信。 直到有一次,曹德旺和宗庆后,一同参加某次央视《对话》节目。“玻璃大王”快人快语,现场搅局,神秘的瓶装水生意,才被揭开了冰山一角。
行业观察斑马消费2023-05-12
神车卖不动了,五菱汽车未来路在哪?
神车卖不动了,五菱汽车未来路在哪?
不止五菱,整个微型电动车赛道都在降温。 上市之际便快速奔跑的五菱宏光MINI EV,要开始面临成长阵痛了。 从2020年7月切入微型纯电市场后,五菱宏光MINI EV就长时间霸榜新能源销冠,并成功掀起
行业观察连线出行2023-05-17
AI威士忌再出发,AI能替人做些什么
AI威士忌再出发,AI能替人做些什么
原标题:AI威士忌再出发,AI能替人做些什么 人工智能从识别到生成,迎来了变革性的进步,但弯道超车恐怕不是简单的事情,中国的AI要赶上国外,恐怕还有
行业观察工业旅游酒庄旅游设计2023-05-24
召回超110万辆,特斯拉低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召回超110万辆,特斯拉低头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文|智瑾财经一帆新能源圈最新的热点除了理想一季度盈利,成为新势力最早实现扭亏的企业,另一件就是特斯拉即将召回2019年到2023年4月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几乎所有车型。关于特斯拉的召回事件,5月12日,在
行业观察蓝鲸财经2023-05-23
楼市又“熄火”?房价还会暴涨?你可能误判了
楼市又“熄火”?房价还会暴涨?你可能误判了
在今年2月和3月房地产市场热度出现一轮快速回升之后,4月份市场表现如同“一脚刹车”,楼市复苏节奏明显放缓。 每当数据出现转折式变化,总会引发诸多猜测:复苏提前结束了?房价还会暴涨?这些想法可能误判了楼
行业观察国是直通车2023-05-18
延缓近视神药申请上市,阿托品走上台前
延缓近视神药申请上市,阿托品走上台前
在消费医疗市场,除了生长激素、肉毒素等产品,市场最关心的或许是延缓近视神药阿托品。 此前,虽然阿托品未能真正通过临床数据上市,只能通过院内制剂的方式销售,但已经撑起兴齐眼药这家百亿级公司。 接下来,阿
行业观察蓝鲸财经2023-04-26
相关企业
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俞跃辉
注册资本:273165.8657万人民币
主营:硅产业、半导体、半导体硅材料、半导体硅片、半导体材料服务平台、硅产品和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硅材料行业、集成电路行业
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王敏文
注册资本:67684.8359万人民币
主营:芯片、半导体、微电子、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用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功率芯片、半导体器件芯片、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集成电路
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鲁永
注册资本:192300.5903万人民币
主营:电磁线、漆包线及专用设备、漆包线、高档漆包线、漆包线业务、直焊性聚氨酯漆包铜圆线、聚氨酯漆包铜圆线、漆包线介质损耗测试仪、尼龙复合漆包铝圆线、直焊性聚氨酯漆包、铝芯电磁线、漆包铝圆线、尼龙复合漆包铜圆线、漆包圆铜线、电磁线产品、小家电节能电机、节能数控电机、无刷电机、数控电机、铜芯、抗拉强度试验仪、耐冷媒试验仪、蓝宝石长晶设备、直焊性聚氨酯、漆膜偏心度试验仪、铝、电动公共汽车、碳化硅业务、专用设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