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 | 废水再利用——5大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成果推荐! 190期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栏目介绍:我们汇聚了国内外大量的优质成果库资源,均可转化交易,本期精选了5大工业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成果。如果你对本文提到的技术成果感兴趣,欢迎与企知道联系。
成果目录:
1.含漆废水处理技术
2.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3.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4.高COD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
5.基于废水COD最低的新戊二醇废水处理技术
1. 含漆废水处理技术
含漆废水处理技术就是研究破除油漆粘性,净化处理喷漆房循环废水,减少排放周期,从而减轻对环境的破坏,达到环保目的的一种技术。研究开发的含漆废水处理技术产品包括高分子系列产品,其具有破粘彻底,高效,漆渣上浮性好,含水率低,水质透明等优点,并完全符合环保的要求,适用处理各类油漆;水性漆产品,其特点是高效,环保,特别适合处理各类水性漆。
主要产品及其特点:
(1)PA80-33高分子漆雾凝聚剂,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成本低;
(2)PA80-43漆雾凝聚剂,高分子中性,适用性强,高效,适用处理各类油漆;
(3)PA80-53漆雾凝聚剂,不需要调节pH值,使用方便;
(4)PA80-100漆雾凝聚剂,高分子中性,特别适合处理水性漆;
(5)PA80-200超浓缩漆雾凝聚剂,上浮型,破粘速度快,适合处理任何油漆;
(6)PA80-300天然环保漆雾凝聚剂,上浮/下沉型除渣,可处理任何油漆。
目前以上产品均已成功应用于北京现代、北方奔驰重卡、中国重汽成都王牌商用车、陕汽重卡等大型汽车公司,客户反映良好。
技术成熟度:市场化阶段
成果来源:江苏理工学院
2.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一、HSAN-C吹脱回收硫酸铵技术:
新型吹脱塔是氨氮废水在碱性条件和一定温度下,通过高频超声的空化作用和专用塔板,在空气的动力作用下,使废水中的游离氨最大程度进入空气中,从而降低废水中氨氮含量的新型设备,吹脱出的氨气进入高效回收塔,可回收25%的硫酸铵产品,也可通过分离装置直接回收高纯度的硫酸铵晶体。
经过我公司多年的研究、改进和优化,吹脱塔一次性吹脱效率可达92%以上,该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煤化工、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等行业,并已出口至台湾。
二、蒸发回收铵盐技术:
对于偏酸性高氨氮废水,氨氮均以铵盐形式存在,如采用吹脱、蒸馏等技术需将氨氮转化为游离氨,不仅需消耗大量的液碱,而且铵盐转化为钠盐,未能根本解决出水达标问题;而采用低温多效蒸发技术,使铵盐结晶回收,冷凝出水达到回用标准,从而实现高氨氮废水处理的零排放。
(1)利用负压多效蒸发技术,提高了生蒸汽的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蒸汽的目的,通常二效或多效蒸发每吨废水蒸汽消耗量为0.28-0.33吨;
(2)可直接回收高纯度的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硫酸钠晶体,出水可达回用标准,从而实现废水处理的零排放。
三、双效节能汽提脱氨成套技术:
(1)采用双效汽提+精馏复合工艺流程,对氨氮废水进行汽提及精馏得到浓度为10—20%浓氨水或者高浓度氨气。不仅可以实现废水氨氮含量达标排放(<15mg/L),而且实现其中氨氮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2)在氨氮废水处理系统中采用双效节能技术有效利用系统热量,使处理氨氮废水蒸汽单耗在汽提精馏脱氨成套技术的基础上再降低45%左右,一般为90—110kg/吨废水。
技术成熟度:市场化阶段
成果来源:北京化工大学
3.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开发了廉价的纳米铁碳微电解填料,同时结合芬顿处理技术突破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
主要技术性能与指标:
该产品及相关处理工艺已经以印染纺织废水、皮革厂废水、松节油废水、电镀废水为对象进行了前期研究,松节油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20%以上持续十天,结合芬顿处理COD去除率可达50%以上;印染废水、皮革废水也有接近的COD处理效果,色度可从500倍降低到20倍,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基本在80%以上。
技术特点:
本技术成果开发的纳米铁碳微电解填料以石墨、活性炭、还原铁粉、黏土为原料进行制备,形成一系列产品,能根据实际废水情况量身定做,使处理效果和成本得到最优化。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性能好,价格低廉。针对不同种类的有机废水,在铁碳-芬顿联用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研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优化,提供可靠的产品及配套技术服务。
适用范围:
工业污水处理,具体包括印染废水、精细化工废水、合成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皮革废水、电镀废水等。也可用于COD300mg/L以下的废水处理至达标排放。
已具备的推广应用条件:
该产品生产装置完成了吨级示范以及千吨级工程示范,纳米铁碳微电解填料对松节油废水的COD去除率≥20%。
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阶段
成果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4. 高COD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
含有重金属离子及高COD污水治理,一直是污水处理行业面临的难题,其废水治理方法虽然有十几种,相比较而言,吸附法简便、实用,应用最多(约占90%),但吸附法在应用中主要受限于材料的吸附效能。具有多孔、大比表面和丰富表面官能团的材料是优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但缺乏同时具备高吸附效能和高性价比的吸附剂。
本项目以天然多孔材料为核心,引入阴或阳离子活性官能团,制备了一种具有吸附净化、絮凝分离双重功能的高效污水处理剂,既解决了现有絮凝剂没有吸附净化效能的难题;又解决了传统材料粉尘大且无法絮凝分离的技术瓶颈。具有溶解速度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与污水直接搅拌接触,实现水体净化目标,大大简化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传统絮凝剂的溶解、添加过程。特别适用于不具备安装大型溶解装置的施工现场、已有污水处理体系改造或提标等污水处理工程等应用领域。
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阶段
成果来源: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绿色技术研究院
5. 基于废水COD最低的新戊二醇废水处理技术
该项目为基于废水COD最低的有机物浓缩回用处理技术,使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工艺参数进行模拟优化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使废水COD浓度由300000mg/L降低到1000mg/L以下,同时能耗比原工艺大为减少。项目背景:
化工、制药及染料等相关生产过程中,都可能产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这类废水的特点是COD含量高,生物可降解性差,资源浪费严重,合理高效的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一直是环境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
山东某药厂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一股含二氯甲烷、石油醚和新戊二醇的废水,COD浓度高达300000mg/L,该股废水主要排往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由于COD含量很高,该厂每年要负担高额的处理费用,并且给污水处理厂造成较大的负担,因此亟需找到一种处理该废水有效的方法。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本技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突出资源再生利用的环保技术理念,以“回收”废水中“有用”资源,达到降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双赢的目标。将化工系统工程方法引入到环境技术工程中,以工艺过程经济性为目标,废水排放COD为约束条件,寻求最佳工艺操作参数,以最少的消耗达到最佳的目标。
(1)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以回收母液中有效资源,效率高;
(2)采用夹点技术法对工艺进行了热集成分析,并采用热泵技术回收低温余热,系统运行能耗低,费用小。
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阶段
成果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如果你对本文提到的技术成果感兴趣,希望与这些技术成果的所属专家团队进行沟通,欢迎与企知道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