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成果 | 发酵生产工艺与技术5大成果推荐! 199期

来源:
企知道产学研
发布时间:2023-05-10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栏目介绍:我们汇聚了国内外大量的优质成果库资源,均可转化交易,本期精选了5大发酵生产工艺与技术成果。如果你对本文提到的技术成果感兴趣,欢迎与企知道联系。

成果目录:
1.聚谷氨酸发酵生产
2.富硒酵母发酵工艺
3.混合真菌发酵技术
4.黄原胶发酵生产技术
5.微生物高压发酵技术


1. 聚谷氨酸发酵生产

γ-聚谷氨酸(γ-PGA)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一种细胞外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是由L-谷氨酸和/或D-谷氨酸单体通过γ-谷氨酰胺聚合而成的一类均聚氨基酸。取得取得主要成果:

(1)对已得到的精细发酵培养基进一步优化,得到一种更加有利于聚谷氨酸积累的合成培养基;

(2)在5L发酵罐上对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实验(发酵时间72h),聚谷氨酸产量达到30g/L;

(3)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过氧化氢,成功控制聚谷氨酸产物组成中L型谷氨酸与D型谷氨酸的构成比例;

(4)对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菌种保藏号CGMCC3336发酵生产聚谷氨酸的代谢途径中关键酶(6-P-葡萄糖脱氢酶、葡萄糖激酶、谷氨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进行检测,并对聚谷氨酸合成酶基因进行了提取比对;

(5)基于优化得到的合成培养基发酵液特性,建立一条全水化γ-聚谷氨酸提取工艺路线,得到产品纯度95%;

(6)聚谷氨酸水凝胶应用实验,主要考察其在蔬菜保鲜方面的应用,涂有聚谷氨酸水凝胶的蔬菜较空白其保鲜期长4到5天。

技术成熟度:通过小试阶段

成果来源:天津科技大学


2. 富硒酵母发酵工艺

北京化工大学的富硒酵母生产技术,预计投产后将年生产富硒酵母500吨;进一步开发后还将生产水溶性酵母多糖、羧甲基葡聚糖等产品,希望寻求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已在实验室进行连续3批5升~30升发酵小试的工艺研究与优化,以及相应的分离工艺。经过培训后,使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有关的菌种培养和发酵、后提取技术。并且能够重复出上述结果。小试指标如下:发酵周期小于48小时,酵母硒含量大于2000ppm,酵母细胞干重大于60g/L。

本技术通过对硒元素来源进行大量试验研究,采用含有硒元素的盐类和碳质页岩硒矿石为硒的原材料,从而有效利用硒矿石转化为有机硒,安全生产,制备富硒酵母。富硒酵母是将酵母菌在富硒培养基中培养所得,富硒培养基中的硒元素来源为硒矿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涉及的富硒酵母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进步:

(1)采用成分相对稳定的硒矿石作为硒元素的来源,拓宽了用于酵母富硒的硒源材料,有利于硒矿资源的充分利用;

(2)采用磷酸盐作为去除重金属元素的沉降剂,比蛋白质廉价,比硫化氢安全、方便;

(3)有机硒转化率高,所得富硒酵母的含硒量为180-260μg/Kg。

技术成熟度:市场化阶段

成果来源:北京化工大学


3. 混合真菌发酵技术

成果创新性的利用混合真菌发酵技术,通过真菌(胶粘红酵母、圆红冬孢酵母)利用粉料(大豆与其他油料种子如:亚麻籽、火麻籽、菜籽、花生等的协同作用)生长代谢产酶等,将最主要产生豆腥味的2-戊基呋喃代谢或转化,改善油脂风味,增加油脂中吡嗪类、醇类等风味物质的含量;赋予油脂明亮的红色,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渴望,以及对油脂风味、色泽及功能性的追求,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同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更加推动油脂新产品开发。

混合真菌发酵从源头改善油脂中脂肪酸组成,获取高附加值脂肪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制备得到的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可达84%,且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油脂中的营养因子,天然抗氧化剂的保留率可达90%。提油率最高可达95.0%,相比与未经发酵提油率增加40~60%,比单一菌种发酵的提油率可提高18~27%。

利用液压锥形塞膨化机对大豆进行膨化,这种热处理方式最大程度保留蛋白质营养特性,可以灭活抗营养因子,减少微生物污染,降低高压灭菌时的能耗;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减少化学污染的产生;并且发酵后的粕中,将含有大量功能性多肽,可以进一步深加工处理,提高产物附加值。

技术成熟度:实验室阶段

成果来源:武汉轻工大学


4. 黄原胶发酵生产技术

黄原胶(XanthanGum)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天然碳水化合物,是由甘蓝黑腐病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Campestris)经通气发酵产生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生物胞外酸性杂多糖。黄原胶分子的骨架与纤维素相似,具有五碳糖的单元结构,由二分子的D-葡萄糖,二分子的D-甘露糖,一分子D-葡萄糖醛酸组成。黄原胶的工业重要性质是基于它的特殊性质即:在水溶液中因分子间相互排斥而形成稳定的胶体,可作为流变控制剂及乳状液和悬浮液的稳定剂。

其优异性能体现在:

(1)低浓度时具有高粘性;

(2)独特的流变性—假塑性;表现为粘度和剪切速率成反比;

(3)热稳定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复受热、冷冻,粘度基本不变;

(4)pH不影响粘度,pH6~9范围内粘度无变化,pH1~11有轻微变化;

(5)耐盐性,能和多数盐类互溶;

(6)良好的配伍性,可与大多数合成的或天然的增稠剂配伍,混合后粘度显著增加。

技术成熟度:市场化阶段

成果来源:齐鲁工业大学


5. 微生物高压发酵技术

在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压力一般作为常数,只是维持发酵罐内压力处于正压状态(对于工程菌为负压状态)。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通过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研发出一种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加压发酵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针对不同微生物菌株,采用相应的加压发酵工艺可明显提高发酵产物得率。

(1)当发酵产物为微生物菌株的“应激”产物时,加压发酵有利于刺激相应产物的过量生成。例如:采用该技术可使酵母菌海藻糖产量提高10%;

(2)当发酵产物为微生物细胞的胞内产物时,加压发酵不仅有利于产物的合成,而且有利于产物的提取与精制;

(3)当发酵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时,加压发酵有利于加快产物的合成。例如:谷氨酸加压发酵可以提高产酸5%;

(4)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加压操作可以提高转化酶的活力,提高生物转化率。例如:采用加压转化可提高氢化可的松转化率10%。发酵水平:7.8%~8.3%。

该技术不仅适应于新建厂,而且,对于现有发酵工厂,经过简单的技术改造就能满足要求。以新建厂为例,发酵罐系统的投资仅提高30%左右。因此,采用高压发酵技术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生物工业的技术进步。

技术成熟度:通过小试阶段

成果来源:天津科技大学

如果你对本文提到的技术成果感兴趣,希望与这些技术成果的所属专家团队进行沟通,欢迎与企知道联系。

温馨提示:文章所列商品或服务信息更新于2023年03月29日,如因时间、市场、政策等变化,可咨询在线客服或以实际详情页最新信息为准。
企业服务